《巴別塔》引證蝴蝶效應 摩洛哥父子情演變成國際大事


@張錦滿 - 2007/01/22

《巴別塔》這部2006年康城電影節最佳電影、2007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劇情片,是由北非摩洛哥村莊一位少年貪玩而開展。他向一架旅遊巴士隨意開槍,終於闖出禍來,連帶美國、日本,甚至大半個世界都受牽連。在經濟貿易全球化的今天,興起蝴蝶理論之說,這部電影正好為它作個生動的註腳。

Image Credit: Unsplash
  Image Credit: Unsplash

摩洛哥村莊一個家庭,牧羊人父親以有限餘錢和一隻羊,換來一枝萊福槍,並立即交給他的兩個孩子(哥哥大概15歲,弟弟12歲),讓他們拿開去隨意玩。對該父親來說,生活在沙漠般環境裡,十來歲孩子玩槍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他放心讓孩子走開去玩槍,是他急不及待希望兒子長大,讓他們早日懂得用槍,因此可以趕狼護羊來謀生。

小童開槍,誤中了在摩洛哥旅行的美國團裡一位女遊客,於是旅遊團中有人聯想那是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對美國的報復行動;後來,美國領事館甚至視之為恐怖襲擊事件。

那兩個玩槍的孩子,編導描寫他們有青春期的毛躁問題。大兒子偷窺姐姐換衣(裸體),躲開去手淫,而小兒子知悉祕密,對哥哥有意見。父親知道小兒子開槍闖禍之後,才知道兩個兒子和女兒思想已被污染;他對兒女憤怒之餘,卻沒有跑去了解或幫助那個中槍的美國女遊客。

在電影裡,美國遊客與那個摩洛哥父子家庭兩組人各自說不同語言,也並無相遇過,自然也各有故事和不同人生觀點。中槍美國女遊客那對夫婦剛有喪子之痛,她心情還未恢復,外遊途中還埋怨為何會來到摩洛哥。他們今回外遊,留下兩個孩子在加州聖地牙哥家裡讓非法外勞墨西哥女傭照顧。可是女傭卻心急要回墨西哥參加兒子的婚禮,所以要侄兒冒險帶東家的子女同到墨西哥去;狂喪侄兒起初不願意,但終肯開車載她們去,終於亦闖出禍來。

摩洛哥沙漠那兩位少年的故事,與該兩個美國小童從墨西哥返美在邊界沙漠中的遭遇成強烈對比。前者反映摩洛哥少年缺乏關懷,而後者則表現美國小童則是過份受照顧。兩個從小受墨西哥女傭照顧的美國孩子在沙漠環境中自處而能存活不來,如當地警察所說,是個奇跡。

美國婦人到摩洛哥旅遊無妄遭受槍傷,固然值得同情,然而今天伊斯蘭少年在青春期的躁動行為,也值得關心,如果我們視若無睹的話,最終世界各個角落的人也會無緣無故受到其影響、甚至傷害。蝴蝶效應這個理論,所言非虛。發生在紐約的911事件已給我們證明,今天伊斯蘭教徒的極端行動,隨時都會影響到全世界的人。活在地球村內,今天我們總不能不關心天下事。

這部製作十分出色的美國電影,拍攝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的世情皆十分道地,沒有一般外國導演會以獵奇角度拍攝異地的情況。畢竟這部影片的幕後主要工作者都不是WASP(央格魯撒克孫白人基督徒) :導演Alejandro Gonzalez Irarritu和其拍檔攝影師Rodrigo Prieto(拍過《斷背山》)皆來自墨西哥,而音樂Gustavo Santaolalla(憑《斷背山》得奧斯卡金像獎)則是來自阿根庭。

香港宣傳資料說此片得2006年法國康城電影節3個獎項,並不正確。得導演獎沒錯,但卻沒得到評判團大獎(得獎電影其實是Andrea Arnold 導演的《Red Road》)。至於獲得的另一個獎項是技術獎,乃頒給剪接師Stephen Mirrone。此片有4000個鏡頭,他掌握動腦、靜態畫面,緊張和輕鬆時刻皆恰到好處,幫助了導演達到要求的效果;他並把美國、摩洛哥、墨西哥、日本的畫面不按時序組合,卻又能增加懸疑趣味性,實在是高手所為。(完)


#####

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公開閱讀。

[ #2007電影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